2012年7月17日 星期二

台灣經濟要脫離「苦情式發展」

台灣經濟情勢是否已有春燕歸來?沒有人可以給肯定答案。但從去年冬季以來,確實讓台灣人民有股冷颼颼的感覺。台灣經濟結構已陷入「不對稱」的發展型態,亦即當全球經濟復甦時,我們的經濟雖有正向成長,但仍然「別人吃肉、我們僅喝湯」,惟一旦全球面臨經濟低迷之際(如同目前的歐債危機與大陸經濟成長走低),台灣衰退幅度卻不比別人輕,台灣經濟結構已形成「苦情式的發展」。

台灣在1980年代的平均經濟成長率有10%的高水準,1990年代轉為中高成長的6%;進入21世紀,2000年迄今的平均成長率更淪為只有2%至3%的窘境。台灣是小型、外貿導向的新興經濟結構,然而目前經濟發展似已提前落入如同已開發國家的低緩區間,卻無已開發國家的高所得與自主發展的基礎;更令人憂心忡忡的是,台灣經濟成長動力的引擎正在明顯減速中。

台灣的景氣對策信號到今年5月已連續亮出7個月代表低迷的藍燈,形成經濟衰退之勢。特別是,今年上半年台灣出口比去年同期減少4.7%,相較韓國、日本、新加坡、大陸等國家,台灣是唯一出口負成長的國家。同時,牽動未來成長動力的投資——固定資本形成,從去年下半年到今年第1季,台灣已呈現連續3季的負成長,衰退比率達8%到11%之間,今年第2季的預測也仍無起色。再者,自從去年到今年上半年,我國上市櫃公司的營收已面臨極低度的成長,而獲利卻出現30%到50%的重度衰退。這些數據當然反映在主計總處與各機構頻頻調降今年的經濟成長率,而且台灣的經濟衰退並非僅是受歐債危機與大陸經濟成長降緩的影響,本身的競爭力也在滑落中。

從過去30年的經濟成長歷程,台灣變成苦情式的發展結構,其主因是政府追求立即可見的經濟發展數據、企業追求馬上實現獲利,但是在經濟發展與競爭力的根基奠定不足,紛紛呈現出代工式的生產與「台灣接單,海外生產」的速食式架構。面對此一經濟結構發展的窘境,政府手中的振興經濟籌碼又有多少呢?從貨幣政策而言,台灣長期的低利率環境與相當寬鬆的資金,即使央行降低利率,其成效相當有限,而且不利於放款風險定價與存款戶的財富。而財政政策呢?台灣政府的名目舉債餘額已瀕臨法定上限,而政府的預算已經被人事支出的自然成長與隱藏性負債(公教人員退休金、優惠利率存款、勞農健保與相關福利)的巨大支出,壓得喘不過氣來,導致政府與國營事業的固定資本形成,已經連續5季的負成長。因此,政府可以實施擴張性財政政策的空間極其有限。

過去20年來政府經濟發展政策未能洞燭先機,使得目前可採用的有效振興經濟政策相當有限,我們僅提出以下幾個建議。首先,有關稅額抵減的相關措施,必須與在台灣投資額度連結。政府要鼓勵在台灣有實質投資的企業,追求在台灣有擴延式的經濟發展結構,而非鼓勵「台灣接單,海外生產」的模式。其次,政府在過去4年多來,不斷地提出6大新興產業與愛台12項建設的口號,總統或行政院長必須定期地追蹤這些產業或建設的實質投資與對就業的貢獻,而相關計畫的執行,二位首長必須以負責任的方式加速執行,而非推給行政官僚負責。最後,我們建議謹慎提出負責任的擴張性財政政策,在活化國有資產或提高政府舉債上限的一定幅度下,由總統或行政院長宣布發展計畫與落實執行,奠定台灣的長期發展基礎。畢竟,台灣的經濟可不能喪失動能,而我們要追求的是,經濟發展在台灣這個土地上永續的擴延。

台灣 聯合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