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11日 星期三

百年內,台北不會是香港 亞太金融中心原是夢

無可否認的,即使回歸中國十五年,香港做為亞太金融中心的地位卻愈來愈無可取代,一位在香港金融圈工作超過十三年的台灣金融業菁英,見證了香港這些年的變化,香港能,台灣為何不能?

星期五晚上,剛準備要離開辦公室,接到記者好友的一通電話,那頭傳來急促的聲音:「可不可以麻煩你寫一篇文章,題目是:「台北為什麼不能成為和香港一樣的金融中心?」「星期一早上要,時間夠嗎?」

掛上電話,我忍不住笑了出來,自從一九九九年開始在香港工作,從此盤桓至今,我從來沒有想過「台北為什麼不能」。因為,只要在香港因公待上一周( 或者更短) ,任何人都可以輕易判斷得出來,台北不可能成為像香港一樣的金融中心。但我還真的沒想過「為什麼」?

唯一及格項目已無優勢 其他項目從未及格

匆促間要我給一個答案,我會說:是人吧!是文化吧!是社會風氣吧!但還是要好好想一想。我想,想著想著,我陷入深沉的回憶中。

遠在一九九○年代初,那時連我都還未進入社會工作,台灣政府曾經委託麥肯錫管理顧問公司研究台灣要如何才會成為「亞太金融中心」。如今想起來,那是騙局一場,政府早知道不可能,麥肯錫也知道,政府只是要找人背書,收了顧問費的麥肯錫願意照辦,最後不了了之。每每想起此事,對政府及麥肯錫的敬意就降幾分。

那時候,搶著要成為金融中心的競爭對手比較少,都不可能了,現在更不可能。

要成為金融中心的第一個條件是「地理位置」,這可能是台灣唯一還及格的科目。古文明往往誕生在有水的地方,像兩河文明,尼羅河、長江,有水,人才能生存,才能談文明。最好還有點定期的氾濫,才有肥沃的土地,才有農業。

現在的金融中心( 其實兩百年前就是) 第一條件一定要交通方便,不論是空港、海港或航運中心。美國首都雖是華盛頓,海港出身的紐約跟河陸運輸樞紐的芝加哥金融勢力更強盛,因為「一手交錢,一手交貨」,金流跟著物流、人流跑竄。二十年前的台灣交通在亞洲仍屬便利,至少贏過現在不可能成為金融中心的平遙古城,雖然平遙古城早在五百年前就沒有機會了。

雖說二十年前台灣的人流銀行及物流貿易都是領先,如今交通條件已難跟曩昔相比,不但海港運貨量直直落,台灣人要到歐洲,還要到荷蘭、曼谷、香港甚至上海轉機,金融中心,哼!哼!哈!兮!想到這是台灣原本唯一沒補習就及格的術科,其他科目從沒及格過。

香港人相信金錢的價值 台灣人嗅到金錢的腐敗

第二個條件,也是我個人覺得最重要的條件──「人」與「文化」。台灣的人不對,文化也不對。不是說台灣的人和文化不好,而是不適合做金融業。

香港是商業思考第一優先,有錢不是罪惡,輕稅簡政,不仇富。台灣是政治思考,一定要講究政治正確,公平正義。

台灣人也有像香港一樣商業思考的,只是大部分都逃出台灣到香港、新加坡了,少數仍具商業思考的人在台灣備受打壓。舉例來說:台灣所謂的肥貓,不過是歐美、香港、新加坡MBA畢業生第一年的年薪,本來不肥,卻一直被打,腫起來,肥了。真要決定一個人是不是肥豬,香港及新加坡人一定會先問他的表現是否符合他的身價,研究一下性價比( CP值) ,而不是只問身價。

就像老朋友打電話來邀稿,我大笑出聲,因為如果在香港,不必提醒「在兩天內交稿」,只要你願意跟香港一樣付一個字五元港幣或二十元台幣,我一定準時交稿,因為錢多嘛!香港擔任秘書一類的基層工作者很多都是月光族( Moonlighting) ,但這月光族是做兩份工作的意思,香港人相信金錢的價值,台灣人嗅到金錢的腐敗。

所以百年內台灣不會成為金融中心,因為思維不對路,而百年內我們這些人都還在,主流思維也還在,只有在百年後才有機會( 這個百年後跟那個百年後) 。但那也沒關係啊,我們不做金融中心或製造中心,也可以做生活中心,不跟香港、新加坡、南韓比,也可以跟泰國比。

法律環境欠缺效率與效能 稅制沒有鼓勵高薪者

第三個原因是「法律環境」,先別說英美法係有適合金融業的彈性處理方式,因為你也可以說大陸法系有條不紊的規範適合金融業啊!但至少法律系統是可預期的、可溝通的,也可在一定時間內解決。

在香港、新加坡,法律處理方式有跡可循,有爭議時知道如何解決。以美國來說,很多信用卡公司設在Delaware( 美國德拉瓦,有世界公司首都之稱) ,為什麼?因為該州的法律環境,對公司有利,不會事事保護消費者。Delaware相對其他州,就像香港、新加坡相對其他城市,有比較好的法律環境。

好更好在「不打官司」,而不是「打官司」。金融業光陰似箭,當然不想打官司,要早點解決,最好的方式就是「仲裁」,香港、新加坡的仲裁方式比台灣有效率也有效能多了,這問新加坡港口那隻獅子都知道,它知道獅子不能大開口,雙方要坐下來提出合理的條件。

第四個原因是「語言」,這其實是不證自明的,也沒那麼重要。為什麼?因為如果挖得動人過來,說英文有什麼困難?( 要別人聽得懂比較難)

第五個原因當然是「稅」,這是公開卻不能說的秘密,只能做。說是「稅」,不如說是「文化」,因為稅制反映了整個社會如何看待從有錢( 有所得) 的人口袋中拿出錢來,香港和新加坡過去的所得稅是「固定稅率」( Flat Tax) ,也就是不管所得高低,稅率都是一八%或二○%,這種稅制鼓勵高薪分子更努力工作。固定稅率就是金融業孳生的溫床,再加上沒遺產稅,沒資本利得稅,金融業不好才怪。

國際上的金融菁英被問到想到哪裡工作,答案常常是香港、新加坡,除了香港已經是金融中心之外,當然就是稅的考量。台灣的最高稅率是四二%( 要加二%健保補充保費) ,折合新台幣兩千萬年薪的正常香港金融菁英只要交不到三百萬,在台灣要繳七百多萬的稅,這實在差太多了。

偷偷告訴你一個除了馬英九之外很多人都知道的祕密,很多明明在台灣或大陸工作的人,因為公司登記在香港或其他地方,根本不必繳台灣的稅。因為他們理論上要交給香港政府,但是又沒住滿一百八十天,太爽了!這樣搞的台灣人至少有三、五萬人,任你稅官長了蜻蜓般的複眼,也抓不到。

這些人不只享有台灣馳名中外的浪費健保,也可加入國民年金甚至低收入戶,將來退休後的生活,還要台灣這幾十年繳稅的人買單。

香港跟台北,可以比做蘋果與橘子嗎?其實連這也不行,勉強可以比做蘋果與橘子皮,因為根本不是同一量級的對手。

還不相信?請問台灣社會能接受大學畢業生普遍起薪兩萬五千元,三十多歲的金融菁英卻是月薪兩百五十萬元嗎?這種現象在香港、新加坡、南韓比比皆是。還有香港前幾年有個醫生律師家庭寫信給特首,說房子太貴買不起啊!特首居然回信叫他們住郊區,這在台灣,怎麼可能?

別再鬧了,何必問這個問題!台灣人的思維,明明比較適合生活產業,要想什麼金融產業?還是認真追趕一下前頭的泰國,想什麼香港、新加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