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15日 星期一

穿梭買家比價 黎智英大贏家

壹傳媒在台灣的電視、平面業務「整包」出售給中信辜仲諒,壹傳媒主席黎智英不但賣出了虧本連連的電視台,平面媒體價格也不低於原先估計的一百五十億元。黎智英荷包滿滿,可望風光退出台灣傳媒市場。

 

 

 

「肥佬黎」在台灣十年,港媒風格對台灣媒體造成重大衝擊;他多方議價的外商風格,更是台灣業者併購時要好好學的教戰守則。

 

黎智英想要賣電視與平面業務時,外界一開始並不看好,潛在買主更紛紛否認。但黎智英的媒體事業獲利不錯,電視台雖然賠錢,也拿得執照,並非完全無利可圖,讓他有籌碼可以周旋眾買家之中。

 

黎智英一開始就積極接洽可以讓壹電視上架的買主,包括富邦、三立、年代甚至TVBS等具備頻道上架優勢的潛在買家,都是他的對象。

 

黎智英看準台灣要走數位內容和數位匯流趨勢,一開始就投資極佳的設備,讓他至少吸引「硬體」買主。而他的彈性風格也讓他不拘泥在交易形式上。

 

黎智英曾出書《生意:黎智英如何打造大眾商品》,強調「太理想化、太要求完美的人做不成一門好生意」,黎智英秉持這項原則,能拆賣就拆賣,絕不拘泥於一定要如何出售。

 

不論買方想法是什麼,黎智英善用比價效應,讓自己獲利極大化。一開始傳出富邦出價時,壹傳媒大方依法公告,黎智英甚至開出價碼「沒有一百五十億元不賣」。黎智英曾在書中提到,做決定的時候不可能掌握所有資訊,要隨時因地制宜,在這場交易中更是表現得淋漓盡致,明明已經和年代董事長練台生簽了備忘錄,甚至收了練台生的訂金,現在看來,這項消息也可能是刺激買方出價的訊息。

 

這段期間,據悉黎智英和各方買家都沒斷過聯繫,他有平面媒體的獲利做基礎,讓精打細算的富邦集團不斷往上加價,雖然都不到黎智英的標準,卻造成「逼」另一方辜家出價比價的效果。

 

黎智英不避諱與任何買家談出售的機會,即使有人告訴他,大家競買壹傳媒,可能有政治意義,藉機向中共示好,但黎智英商人本位主義,毫不在意,「如果反共也能賣錢,那我就反共」,他反而利用這種微妙的政治話題,將自己「被除之而後快」的處境也當成商品、拿了大錢,從台灣市場全身而退。他或許經營媒體有頗受爭議的定位,但台灣傳媒史和商場戰爭話題中,永遠少不了他的存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